讀大學必用的三段法(three-pass method)學術論文/文章

為何要有效地閱讀

做大學的論文時,不論長短,必須要做的是文章搜尋(literature survey / review)。如果是初入門的新人,特別是大學的新鮮人,上手時都會一定的困難。

當我做本科生時,在第一學期因為要交功課,所以要初嘗閱讀論文的經驗。但我對題目本身都是不太熟識,而大學的學習就是一個學習自己尋找答案的過程,換句話說,你有問題去問教授,他就會要你自己回家先找找答案,即使他本身其實是知道答案的⋯⋯。好,當你去閱讀時,你一開始時,可能會當作閱讀報紙雜誌,看完,就去看第二篇,重覆以上動作直到限期前,發現好像看了很多東西,但要自己整理出一篇文章時,就發現不知看過甚麼,隻好又把全部又再看多一次,才能在死線前衝線,再睡死一天回復體力。

Photo by Tim Gouw on Unsplash

這個就是當大家沒有做這種閱讀的練習,往往都要重覆看多次才能完成。

如果沒有一個目的性去做事,根據經驗,是浪費時間的。

這裡我希望能提供大家一個『簡頓』的方法去閱讀,希望能事半功倍。

時間是大家最大的成本,所以學習要有目的和方法。方法對才能快而準地完成目標。

用三段法去讀學術文章

如有興趣,可點我看原文

首先,我們要閱讀一篇文章三次。留心,三次都有不同的目的。

第一階段 — 速讀

主要的目的是明白到文章的一個概念大網。

時間只可花大概5至10分鐘

主要看三個部份: 題目,摘要,介紹和結論部份。摘要是重要一環,要學懂閱讀摘要。

目的是要回答5個問題:

這是一篇甚麼種類的文章?介紹文,分析文,研究報告等等

這篇文章有沒有同類文章?文章的理論本身是?

這篇文章的前設正確?

這篇文章的貢獻是?

這篇文章清𥇦明白

如果由上述問題得到不適合的答案,請果斷放棄。

但如有興趣的,請立即記下

這一點超重要!因大家沒有記下,就會浪費了一次閱讀的時間,所以不要懶,先簡單的記下。可以用筆記簿,或用電子方法APPs,本人較推數碼方式,因不會遺失和較易在電腦上尋回。

第二階段 — 詳讀

當過了第一個階段,你已有了一個初步概念和找到一定數量的文章。

這一次閱讀時,要留意文章裡的論證圖表,特別是圖表的標示,如果有錯的話,可能表示出文章的嚴謹度不足

同時要看清楚,參考部份,如有未讀但有關係的部份,請記下,留待之後作補充之用。

時間要用一個至二個小時

要自己寫下這篇文章的主旨結論提供的證據

又再說一次,一定要動手記下,否則,你又浪費了剛剛閱讀的一個多小時。

在這個階段,你可能還不太了解文章的主旨。不用怕,因你是正常的,遇到這個情況,你先把這一篇放下,先看別的資料,可能增加了自己的基本知識後,再看就會明白了。(如果都是不行,可能它寫得太差,又或它太深,所以不用太介意,果斷繼續。)

第三階段 — 重作和思辯

在這一次,屬於深度的主動閱讀,即是你要閱讀,同時思考問題。

思考如果你去做一個同樣的研究,你會怎樣做?會不會有任何的隱藏的東西沒有關注到?有沒有一些沒有提到的前設?

這個時候你要記下你腦中啟發到未來的研究方向

很多時候,這會影響到你畢業的命運,請要記下,當要做畢業課題是就可以大排用場。

這個時候是很仔細的步驟,預計用2.5至5個小時不等。當你有一定的經驗,時間會慢慢改善的。

總結

大家可以參考這個方法作為閱讀學術文章的入門,其實大家要記住三個階段的主要要點,作為自己閱讀方法的基本。之後再加上個人經驗,就可以簡單地建立自己的方法系統,這個可以說是大學中必須要有的技巧!

掌握了時間後,你就可以自由選擇做更多的事,包括開始計劃自己的被動式收入。盡早開始,你會得到更多。如有興趣,請參考本人的文章。看看會不會有所啟發!如有任何有趣的簡頓想法都歡迎訂閱我的部落!

參考文章:

Keshav, S. (2007). How to read a paper. ACM SIGCOMM Computer Communication Review37(3), 83-84.

發表評論